用博輿論探討決策中的道德問題
作者:吉拉德·M·坎貝爾 198
前言
最近受到廣泛關注的公司丑聞,讓人們意識到在商學院的課程中,加強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道德教育問題是一個與決策科學相關的問題,運用博輿論的基礎知識來講授這個問題,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以博輿論知識建立的數量模型框架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們的道德意識。
雖然博輿論已經問世多年了,但是目前的決策科學和管理科學教材幾乎都沒有涉及這方面內容,幸好還可以很方便的在網上瀏覽到大量相關材料。本文主要介紹一種教育方法,說明了在2個小時內,以二節(jié)課課時來安排,如何有效利用網上有關博輿論方面的資料進行道德教育。這個方法對研究生教學和本科教學應該都是可行的。另外,該方法在教學上相對獨立,可以隨時插入到教學過程中去。其優(yōu)點還在于,對于未受過正規(guī)博輿論和倫理學知識培訓的老師來說,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備課。
運用本教學方法在課程安排上分為七個步驟,如果時間不允許,其中的第一、三、七步驟可忽略不上。對于高年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這一課程,一些與道德倫理相關的學習材料,比如《Gallo》(2004),老師應在課程開始前布置學生閱讀。
下面我們對課程的七個步驟一一具體說明:
第一步
對于博輿論概念,一個有趣的方式是用莫比烏斯(Mobius,2003)的“動機試驗”切入概念。在黑板上寫下“動機試驗”的游戲規(guī)則:
全班同學每個人都拿出一張紙來,每個同學都在紙上寫下0-100之間
的一個整數。這個數字表示你對所有同學寫在紙上數字平均值的猜測。如
果估計接近全班2/3同學的猜測值,就可以從老師那里得到五美元的獎勵。
如果出現平局,那么最接近答案的所有學生將有五美元的獎勵。
能從老師那里拿到現金獎勵,無疑會讓學生感到很興奮。理論上,如果全班同學都寫上“0”,那么老師就得給每個學生五美元。不過,老師們實在不必為此擔心,在很多做過這個游戲的大學,顯示出來的結果是,平均約有2/3的同學們寫在紙片上的那個數在15-20之間。對于猜中的學生,有必要制作一份電子表格(spreadsheet),學生應該會把這作為榮譽接受的。
第二步
經過“動機試驗”的游戲后,現在可以在黑板上寫下博輿論的定義了,莫比烏斯(2003)對博輿論有如下的定義:在一個理性的群體內,人們的行為策略會相互影響,博輿論就是研究這種影響的規(guī)范性方法。
這個定義包涵了一些很重要的概念,現在我們來一一說明。
· 群體——在很多游戲里都有一批可以做決定的人,這里所說的群體概念,指所有的游戲參與者。假如是一個人的游戲,那只是個個人決策問題,不屬于這里所說的群體范疇。
·相互影響——指在游戲中,一個人的決定至少影響這個群體中另一個人的決定。否則,這個游戲就不存在相互影響的問題,而只是一系列獨立決策行為。
· 策略——各個參與者的策略導致了這種相互依存。
· 理性——盡管策略是相互依存的,但是每個參與者都會獨立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決定。
第三步
讓學生觀看好萊塢電影“美麗心靈”(2002年出品)。劇中主人公是博輿論的主要奠基人約翰·納什(John Nash),好萊塢著名演員羅素·克勞扮演了這個角色。電影里應該讓學生們注意的一幕是,有一天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座酒吧內,納什和他的幾個男同學喝酒閑聊,看得出來,他們都想找機會和酒吧內另一群女學生答訕。在這群女孩子中,一位金發(fā)女孩尤顯出眾。納什看著這一切,突然間眼睛一亮,這時話外音說,他發(fā)現如果他的每一個男同學都和一位女同學答上話,最好的辦法是沒有一個男同學去和那位金發(fā)女孩答話。劇中的納什正是憑著這一發(fā)現,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博輿論,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組織學生對這部電影進行討論時,老師最好再放一遍納什在酒吧發(fā)現博輿論原理的那一幕,然后對定義再進一步地解釋,這樣學生對博輿論概念的理解效果可能會更好。因為雖然對電影的討論不涉及到具體的教學內容,但無疑使學生對博輿論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有了直觀的感受。
第四步
好了,到這一步是時候用一個博輿論的經典例子來說明它的作用了。這就是有名的“囚徒困境”博輿問題。
問題是這樣的:警方懷疑兩名嫌疑犯從事了一系列的犯罪活動(比如持械搶劫),現在警方將二人單獨囚禁起來,這樣二人就完全不知道同伴都招了什么了。但是他們都知道下面的“收益矩陣”,這個矩陣清楚地反映出在以下四種情況下,二人會坐幾年牢。
“收益矩陣”(用字母x,y表示二個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y
坦白 不坦白
犯罪嫌疑人x坦白1年1年0年20年
不坦白20年0年 5年5年
在用“囚徒困境”博輿的例子進一步對博輿論做出解釋后,提問學生:假設他們作為其中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他們會做出怎樣的決策,要考慮到人們普遍具有的信任心理和“小偷之間特有的信譽因素”對決策的影響。不過,優(yōu)先的選擇一般是考慮坦白。
此外,上課時注意把這個例子與現實生活中“警察與小偷”之類的案例聯系起來講。在這一點上,筆者的方法是在上課時向學生讀一篇案例摘錄。這篇案例談的是一個經紀人的助手對在瑪莎·斯圖爾特(Martha Stewart)的英克隆(ImClone,生物技術公司)股票交易中犯罪行為認罪的案例。雖然這個案例與“囚徒困境”問題不是很一致,但是它也很貼切地反映了博輿論的真實作用。另一個應讓學生知道的是網上“是朋友還是敵人”的游戲。
第五步
上一步的游戲只是最簡單的囚徒困境博輿游戲。這一步要做一個更有趣、變化更多的博輿游戲,這就是重復性囚徒困境游戲。這個游戲是通過網址http://serendip.brynmawr.edu/bb/pd.html在線進行的。游戲以計算機為“對手”,參與者要與這個“對手”進行十次重復的囚徒困境博輿。游戲的收益矩陣結構和上一步的矩陣相似。不過,博輿結果是用“金幣”獎勵,而非“坐牢”的懲罰。同時,“坦白”還是“不坦白”改為了“合作”還是“欺騙”。這樣改的好處在于可以避免去討論令人不快的犯罪問題,而相互之間竄謀不坦白無疑是存在道德問題的。盡管有這些不同,這個在線游戲與上一步的游戲還是非常相似。在這里,學生們并不知道電腦已事先設計了著名的“以牙還牙”策略。這個策略以合作開始,隨后根據對手前次的決策做出相應的反應。學生們要不了多久就會發(fā)現,要想得到高分,方法是在十次博輿中,一開始到第九次博輿都采取合作的策略,而在第十次采取欺騙的策略。最后一次的欺騙行為值得討論。以下來自戴維斯(Davis,1983)的摘錄,反映出在自然界也存在相似的情況:
“在多回合的囚徒困境博輿中,博輿雙方要維持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
首先要做到背叛行為要受到懲罰,合作能得到獎勵。在蟻群王國,
螞蟻之間保持著傳統(tǒng)上的、固定的、共生的關系,而在蜜蜂的世界,
蜜蜂并不知道它們的群落一直處于變化之中。顯然,如果知道明
天雙方就不再有關系了,那么背叛的行為極可能今天就會發(fā)生。”
這里要著重強調出,以上情況對商戰(zhàn)中決策的意義是:一般沒有人能肯定地預測到誰會是他的下一個競爭對手。
除了“以牙還牙”的策略,其它的策略沒有那么容易說明問題。為此,讓學生看看另外一個網站。進入網站http://gametheory.net 首頁,選擇“互動板塊”,接著選擇“重復性囚徒困境”博輿。在這里學生會看到使用不同策略的五個對手。五個對手游戲的基本策略也是在開始時選擇合作而在最后一次背叛,不過這種策略并見得那么有效。學生們在按自己的想法進行博輿時,一些學生肯定會發(fā)現事態(tài)正在沿著“以牙還牙”策略的方式發(fā)展。在學生用過了各種策略后,正式向學生推出在很多情況下都有效的“以牙還牙”策略(以合作開始進行博輿的策略)。在這里教師還可以引用組織行為學課程中的繳?游戲,“以牙還牙”策略也在這個游戲中使用。
第六步
這一步主要討論道德方面的問題。注意在課堂上提提“針鋒相對”(tit-for-tat)和“以眼還眼”(eye for an eye)策略之間的關系。另外,課堂上還要討論到“針鋒相對”策略如何與宗教傳教方法聯系起來,以及“針鋒相對”策略如何完全地遵從生活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金科玉律”。
在學生進行博輿游戲過程中,隨著對對手的了解和認識到保持作為一個公平的競爭對手的重要性,現實世界和理想烏托邦之間的差別在課堂討論中就會逐漸顯現出來。要是時間允許的話,在課堂上最好還談談發(fā)表在《Higgins》(2002)和《Milne》(2002)上的兩篇網上短文。這兩篇文章對博輿論與道德決策之間的關系提出了相反的觀點。
在討論道德如何與決策和數量決策模型相聯系的問題上,哲學家喬納斯(Jonas)在《Gallo》(2004)強調了“責任原則”,這個原則建議對所有的利益相關人的觀點都應加以考慮。雷斯和孔塞(Theys,Kunsch,2004)則提出了合作對道德決策的重要性。他們以囚徒困境博輿游戲的結果支持他們的觀點。我們也認為責任原則和合作原則對道德決策的討論是相當有用的。
第七步
為進一步展開討論道德決策與博輿論問題,這一步到網站www.spectacle.org/995/看看“道德面面觀”(1995)(The Ethical Spectacle)目錄里面的文章觀點。這里面有很多與囚徒困境相關的短文。題目涉及到了商業(yè)、法律、愛情、政治、軟件開發(fā)、福利等諸方面。安排學生讀讀這些文章,并在課堂的剩余時間對文章口頭總結。這些文章充分反映出博輿論的廣泛運用,以及高度關注合作的精神和負責的態(tài)度對決策的作用。
要把這一步在課堂上講地更理想,老師最好讀一讀一篇題為“The high of being nice”的摘要(讀者文摘,2002),這篇文章是埃莫理大學(Emory University)對博輿論和道德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36個女士進行囚徒困境的博輿游戲時,大學里的科學家利用磁共振原理對她們的大腦活動進行掃描……。研究發(fā)現絕大多數時間女士們都選擇合作的策略,在作出決定合作的這一刻,研究者能觀測到她們大腦中與愉悅感相關的二個部分有反應。神經學家格里高利·伯恩斯(Gregory Berns)認為, 該研究表明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行為對合作各方均有積極性影響,一點點的善意流露都會讓彼此之間感覺更好。難道人類有獨立的神經構造來講求道德么?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可以在課程行將結束時討論討論,特別是根據相關進化生物學的早期材料來看這個問題,討論就顯得更有意思了。
結論
博輿論遠遠不是兩個小時就能完全講清楚的。許多大學的經濟系和哲學系都提供完整的博輿論課程,不過,有關決策科學和管理科學方面的課文一般都未涉及到本文的題目。本教學課件告訴教師,在講授博輿論和道德決策問題時,如何方便地訪問的一些相關網站,以增強講課效果。
2003年5月,一些大學已經在大學三年級的管理科學課程中和二年級的商業(yè)倫理課程中使用本課件。從實際情況看,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很高,反饋的書面意見都是比較正面的。
至于對學校沒有多媒體教室的特殊情況,對這個要求二小時課時的課程,一個變通授課辦法是把課堂上一個小時的網上學習布置為學生的家庭作業(yè)。為此,在第一節(jié)課最后半小時學習第1到第4步;第5步學習和第7步的文章閱讀布置為家庭作業(yè);在下一節(jié)課開始的前半小時學習第6步,并對第7步須討論的部分進行討論。
擴展閱讀
民營醫(yī)院的發(fā)展:究竟面臨多少問題? 2023.04.25
中國民營醫(yī)院發(fā)展研究咨詢中心通過長期的專題調研,發(fā)現當前中國民營醫(yī)院的發(fā)展急需解決15大問題。 1、醫(yī)院的經營管理機制問題.醫(yī)院體制改革不僅僅限于國有醫(yī)院,要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符合國家和社會、經濟
作者:李名梁詳情
銷售談判常見問題與對策系列1:談判時 2023.04.06
最近1年,銷售談判的課程需求很大,16年多次被機構采購此類課程。企業(yè)營銷發(fā)展中也逐步回歸理性的思考,從沖動到激動回歸到企業(yè)基本功的建設,核心就是隊伍素養(yǎng)的提升?,F實中,大量的營銷從業(yè)人員沒有系統(tǒng)的經過
作者:蔣觀慶詳情
售談判常見問題與對策系列2:過早暴露 2023.04.06
現象呈現:在采購人員的訓練中,有一條就是當面對銷售人員的時候,不要表現對銷售人員的喜歡,更不要表現出自己需求的急迫性,表現對供應商產品的認可。生活中這樣例子很多,你越是看上的服裝,你可能越來挑剔,來獲
作者:蔣觀慶詳情
銷售談判常見問題與對策系列3:談判就 2023.04.06
現象呈現在談判中,有時候圍繞某一個具體問題,雙方各不相讓。經??吹降氖莾r格,貨款,投訴處理,合作方式等。比如價格吧,銷售員價格基本到了底線,但客戶始終在對比,一個不讓,一個要求再降價。此類現象在業(yè)務中
作者:蔣觀慶詳情
關于企業(yè)利潤分享計劃設計思路的探討 2023.04.06
所謂利潤分享計劃,顧名思義,就是一項所有員工參與利潤分享的計劃。在設計企業(yè)利潤分享計劃的過程中,需要關注不同層面的人員,根據其在價值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擔當的職責及發(fā)揮的作用來合理地分享其勞動所得。本文將重
作者:姜燕芬詳情
某些網絡媒體的不道德行為 2023.03.24
這里之所以說某些網絡媒體的惡心營銷,是筆者最近遇到的一個事情,確實讓筆者感到無比的惡心,因此把這件事情在這里說一下,以解惡心之痛?! 」P者在8月3日在中國營銷傳播網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地板營銷的三個
作者:崔學良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姜上泉老師:天海集團 20
- 2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8
- 3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7
- 4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3
- 5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9
- 6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09
- 7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8
- 8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37
- 9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