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別落入概念的魔咒
224
這番話沒有語病,也不存在邏輯謬誤,而且說得好像還很在理,于是,從黃鐵鷹所預先設計好的語境出發(fā),實在有必要在管理之前思考管理的本質,是科學還是藝術。然而,這里卻有一系列的問題,它們將證明黃鐵鷹所說的一切只是他本人布的一個局,而且還是一個虛幻的、無意義的迷局。
黃鐵鷹認定管理是藝術而不是科學,其論點無非是牢牢抓住“橘生淮南則為桔,橘生淮北則為枳”,并沒有普遍有效的管理方法這一現(xiàn)象。例如,在某個公司是合格的管理者,在另一個公司不一定合格,哪怕是同行業(yè)的公司都不行;有的企業(yè)用文化、團隊、六西格瑪、平衡計分法和ERP這些管理方式和工具就靈,有的企業(yè)根本不管用;甚至,他還舉例到豐田汽車。當年,豐田向它的競爭對手打開大門,可是汽車鼻祖的美國汽車行業(yè),用了三十年就是學不會在理論和方法上都是非常簡單的豐田生產(chǎn)方式。為什么?因為雖然汽車制造是科學,但汽車制造的管理卻是藝術。在黃鐵鷹看來,藝術是不能用數(shù)學、邏輯和實驗所重復證明,但也不能證明沒有,就是所謂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東西。對藝術來說,1+1有時等于2,有時就不等于2,管理亦是如此。這就是為什么能有效激勵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的日本人的方法,對崇尚個人主義的美國人則沒用;適合google的管理手段,對百度卻不一定適用。
當然,這些都只是黃鐵鷹的一家之言,自說自話。我想問,當說管理是科學的時候,為什么對其外延的描寫就非得是一成不變,就非得是一切靈驗。通往羅馬的道路都不止一條,更何況是對管理是科學的描寫。同樣地,說管理是藝術,大多是看到管理不是靈丹妙藥,不能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靈驗,就像藝術一樣沒有客觀標準也沒有統(tǒng)一答案。但這個定義是黃鐵鷹給的,我也可以把藝術理解為沒有章法,不成體系,沒有規(guī)律,換言之,承認管理是藝術,也就等于承認了管理的混亂、模糊和經(jīng)驗主義的。在謝耘的《修煉》一書中,其中有篇文章叫《企業(yè)管理:科學?藝術?哲學?》,作者就直言不諱道:“如果管理者認為自己的管理已是藝術了,那多半是因為他的管理還停留在感性經(jīng)驗上,而沒有升級到理性的高度所成生的錯覺。”謝耘的觀點與我的有點相似,但這并不意味著我認可他的說法。事實上,通過黃鐵鷹,通過謝耘,以及通過我的“胡亂假設”,我想指出這么一個事實:當科學、藝術等稱謂都還需要進一步嚴格定義、統(tǒng)一認識,貿(mào)然去分辨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是有很大風險的。
在這個風險之外,討論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也是沒有必要的。首先,要區(qū)分一個事物屬A還是屬于B,其前提要有一個明晰的評判標準。而在黃鐵鷹那里,我們顯然看不到這樣的標準。文章一開始,他就寫道:“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這本來是學術界的爭論,但現(xiàn)在引起越來越多企業(yè)界的關注。”這里,他忽略(甚至淡化)了問題本身的提出基于什么樣的標準,即為什么要把科學和藝術給硬生生的對立開,為什么不能融合、整合?(在文中,黃鐵鷹認為,把管理說成是科學和藝術結合的觀點等于什么也沒說。按照他這個邏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也等于什么都沒說嘍?)科學的對立面為什么偏偏是藝術,而不能是迷信、不能是哲學、不能是實踐,這些也都是黃鐵鷹所沒有提到的。其次,是科學還是藝術的概念糾纏,就相當于先有雞先有蛋的討論,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將一直持續(xù)爭論,爭議不斷。然而即使如此,管理學在其幾百年的發(fā)展史中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管理作為一門實踐的學問也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也就是說,管理到底是什么其實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個現(xiàn)實地運用,一個及時地修正,管理也就因此而不斷發(fā)展、升華了。最后,當我們抱著尊敬、敬仰的心情去聆聽管理大師、成功企業(yè)家的管理經(jīng)驗時,常常會為他們對管理的不同闡述、不同詮釋、不同理解而費盡心思,怎么,管理變樣了?——不,這不是變樣,這才是管理,在這一點上,我同意黃鐵鷹的觀點,即管理沒有定式,但我不同意管理就因此是藝術了。事實上,我接受的只是一個理念,它出自彼得·德魯克的《管理的實踐》:“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知行要合一,知行也要應“景”,管理其實就是從實踐哲學發(fā)展出來“情境哲學”,情境不同,管理方法當然也就不同,這沒有什么好奇怪的。
在文中,黃鐵鷹似乎很推崇明茨伯格,為了證明“管理是藝術”是正確的,他特地搬出和這位老人家對話、搬出他的《管理者而非MBA》來說事。這個做法雖然討巧,但未免陳舊,而且還存在兩個隱患。第一,明茨伯格雖然是大師,但大師一定是對嗎?泰勒還是“科學管理之父”呢,但是他的許多理論早還不被在質疑、在批駁?第二,明茨伯格的確是把管理定義為一種是將大量的技巧、經(jīng)驗、一定程度的藝術、洞察力和一些科學、分析結合在一起的實踐。并且在其《管理工作的本質》、《管理者而非MBA》等一系列著作中,把管理劃分為科學、藝術、手藝三個緯度,三者缺一不可。但這并不直接推導出管理就是藝術。一個事物有某個特征并不等于這個事物就是那個特征,這個邏輯想必黃鐵鷹是很明白的。這里,也就不便多嘮叨了。
我們認為,真正科學的管理,應該是處處體現(xiàn)著辯證哲學的一套操作性學問。它以哲學為不變的靈魂,以實踐為基礎,以結果為檢驗標準,以結果為直接目的。在管理上,我們不應該以“科學”的名義去推崇機械決定論的觀點,還要避免在“藝術”的掩蓋下,誤入不可知論的泥潭??傊?,對于黃鐵鷹的管理論斷,如果僅是定位于文人墨客的一家之言,那就由它去吧。管理是做的,不是說的,說說過過癮就行了,千萬別落入概念的魔咒……
擴展閱讀
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效中國行第247 2024.09.29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導師在蘇州主講第24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集集團、中鹽集團、中國建材、花園集團、深南電路、中原證券、空軍裝備5720等多家大型企業(yè)
作者:姜上泉詳情
經(jīng)銷商的產(chǎn)品驅動與管理驅動 2024.07.03
早期的經(jīng)銷商幾乎都是產(chǎn)品驅動,運營方式就是賣貨,盈利方式就是靠賣貨賺差價,然后就是多賣貨,賣名牌貨,賣新產(chǎn)品,賣高端品。理論上來說,終端覆蓋率越高,陳列做得越好,促銷活動持續(xù)不斷,貨就賣得越多,錢就賺
作者:潘文富詳情
管理寓言故事:擠牛奶的姑娘 2024.06.07
寓言故事:一個農(nóng)家擠奶姑娘頭頂著一桶牛奶,從田野里走回農(nóng)莊。她忽然想入非非:amp;這桶牛奶賣得的錢,至少可以買回三百個雞蛋。除去意外損失,這些雞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雞。到雞價漲得最高時,便可以拿這
作者:李文武詳情
中小企業(yè)員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管理(企業(yè) 2024.05.25
隨著“知本時代”的發(fā)展,員工越來越關注個人成就感,越來越注重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而企業(yè)也為贏得人才、留住人才,實現(xiàn)平衡發(fā)展與人力資本的最大化,員工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也受到重視,并成為企業(yè)人才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作者:李慶軍詳情
浙江杰諾電器精益管理項目啟動 2024.03.11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諾電器精益管理項目啟動,杰諾電器董事長、總經(jīng)理、總監(jiān)、經(jīng)理等30多位經(jīng)管人員及降本增效云學院(深圳市財智菁英咨詢)3位咨詢導師出席了項目啟動會。杰諾電器2024年精益管理項目
作者:姜上泉詳情
浙江立久佳運動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項目 2024.01.26
2024年1月23日,浙江立久佳運動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項目啟動,立久佳董事長、總經(jīng)理、總監(jiān)、經(jīng)理等20多位經(jīng)管人員及降本增效云學院(深圳市財智菁英咨詢)3位咨詢導師出席了項目啟動會。立久佳運動器材20
作者:姜上泉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wǎng)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wǎng)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wǎng)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wǎng)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wǎng)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jīng)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wǎng)相關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4
- 3經(jīng)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0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8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nèi)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