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論的四層解釋
203
第一個層次:符合邏輯
即人們根據某種管理理論一定的前提假設,可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一定的結論。當然這并不排除某些反常規(guī)邏輯、反傳統思維的管理理論,但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就算是達到了第一個層次。這個層次是對管理理論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缺少符合邏輯的假設以及基于此假設推導出來的結論,該管理理論甚至連“猜想”的資格也不具備。
邏輯是任何理論的生命線,不符合邏輯也就不能成為理論。社會科學主要使用的邏輯方法有兩種:歸納法和演繹法。這里主要談談管理理論的“邏輯陷阱”,即在使用兩種邏輯方法時無意之中可能犯的錯誤。
波普說:“不論多少經驗事實,都不能證明一種理論命題。”歸納法的一個主要缺陷就是根據少數或者多數同類現象推導出一個絕對的結論?!俄n詩外傳》中記載了一段有意思的對話,魏文侯問了智者狐卷子五個問題,分別是能否將賢能的父親、兒子、兄長、弟弟、臣下作為依靠,都被狐卷子否定了。魏文侯問原因,狐卷子則分別列出了每個問題的一個反例,以示君主治國只能依靠自己。這是運用歸納法的一個生動說明。像此類具有“詭辯”色彩的軼事,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可謂數不勝數。“理論不是由經驗事實歸納出來的,而是用批判的理性思考演繹出來的”(波普語)。相比較歸納法而言,演繹法不容易得出絕對結論,但是它的一個主要缺陷是嚴重依賴于前提假設的準確性以及適用條件的明確性。眾多管理理論之所以在應用的過程中“南橘北枳”,正是因為應用者忽略了該理論的前提假設以及適用條件。
一般的觀點是,東方人善于歸納,而西方人善于演繹。東方人可以從多年的星相觀察中精確地推導出某種星相出現的時間(歸納),而西方人卻可以推導出精確而簡約優(yōu)美的宇宙定律(演繹);東方人可以從千年的“嘗百草”中制造出神秘莫測而又標本兼治的中藥(歸納),西方人卻可以發(fā)展出基于精確化學與生理學、集中于“病灶”的西藥(演繹)……東西方邏輯差異由此可見一斑。這兩種邏輯各有優(yōu)點與缺陷,無論是對西方管理理論的“移植”,還是創(chuàng)建中國式管理理論,都必須結合東西方邏輯的差異。
著名學者汪丁丁指出:“從最簡單的邏輯,可以找到幾乎無限多的邏輯鏈條連接到復雜敘述的同一個結論。‘日心說’和‘地心說’都可以解釋行星軌道,歐幾里德幾何和黎曼幾何都可以解釋局部空間特性,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統一場論)并行發(fā)展……對任何社會現象的解釋就更加如此,在每一個領域內都充滿了互相競爭的理論。”管理理論的學派紛爭主要表現在邏輯方面,不同的邏輯可以完美地推導出相同的或不同的結論。
第二個層次:解釋現象
這又包括兩方面的含義。首先,對于尚處于發(fā)展之中的某種(當然不是,也不可能是所有)社會現象,人們根據該理論的邏輯可以解釋該社會現象的成因、甚至推測該社會現象的發(fā)展趨勢(按照張五常教授的觀點,推測與解釋是同一回事。假若我們推測某一些情況下,由于某種緣故,某一種現象就會產生,那么這現象的產生就算是被解釋了)。其次,對于已經成為歷史的某種社會現象,人們根據該理論的邏輯可以解釋該社會現象的發(fā)展過程。如果不具備解釋任何社會現象的能力的話,一種管理理論至多只是“猜想”。
從字面理解,“現象”一詞為動賓結構,意為把大象展現出來。因此,稍不留意就可能成為“盲人摸象”。管理理論對社會現象的解釋能力要受到兩方面的限制。主觀原因,即解釋者個人知識的局限性(只能憑借有限的知識解釋復雜的現象)、自證傾向(即有意或無意地接收和搜集有利于自己觀點的證據,同時排除不利于自己觀點的證據或不相關的事件,這也是人類普遍的一個特點)和解釋者對現象的“玷污”(即解釋現象的時候,現象就已經不是原來的現象了)—“不受理論影響而又能作為理論之基礎的純粹現象是不存在的”(孔茨語)??陀^原因,即社會現象因果律的模糊性,包括事物間的普遍聯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的“蝴蝶效應”證明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互相聯系的,由細微變化經過連鎖反應可以導致結果的巨變)、因果循環(huán)(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互為因果的)和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糾結(偶然中存在必然,必然中存在偶然。對于偶然性因素比例較大的社會現象,用必然的邏輯解釋可能會比較牽強;而對于必然性因素比例較大的社會現象,用偶然的邏輯解釋則可能會比較玄乎)。韋伯也認為社會科學的因果性與自然科學的因果性有所不同:社會科學的因果性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概率性關系,反映的是社會現象的可能性關系,而非必然性關系
。同樣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到易,道學家看到淫,革命家看到抗爭,流言家看到宮闈秘事,才子佳人看到纏綿悱惻,這就是主觀原因造成的解釋能力片面性。“在社會現象的任何一個細節(jié)深究下去,研究者都會遇到無窮無盡的因果鏈條,以致不可能滿意地解釋現象本身”(韋伯語)。這就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解釋能力片面性。
對于管理理論來說,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不存在萬能理論。法伊爾阿本德(Feyerabend)指出:“如果我們發(fā)現有一個理論能夠完全描述所有的事實,這倒令人奇怪。”對于同一類社會現象、而不是所有社會現象的解釋能力比類似的管理理論越強,就表明該管理理論越優(yōu)秀。
第三個層次:符合事實
即某種管理理論對社會現象的解釋所依據的邏輯首先是客觀邏輯,其次才是主觀邏輯。主觀邏輯是解釋者本身所依據的邏輯,客觀邏輯是社會現象發(fā)展的自然過程。有多少個解釋者,就可以有多少個主觀邏輯,但是客觀邏輯只能有一條。有些主觀邏輯雖然能夠“完美地”解釋社會現象,但是并不符合社會現象的事實過程,此時基于該主觀邏輯的管理理論就具備了莫大的迷惑性與誤導性(如幾乎所有關于企業(yè)復興的故事,講述的都是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扮演了企業(yè)的救世主,扭轉了企業(yè)乾坤的英雄壯舉。這些報道符合作者與讀者的主觀邏輯,但是并不符合客觀邏輯。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參閱本刊2006年12期孟超的文章“本田的故事:明茨伯格的解釋”)。
社會現象存在三個遞進的部分:每個觀察者看到的現象、所有觀察者組成的“全象”、事實。基于個人的觀察總結出的管理理論,往好里說可能“歪打正著”地與事實一致,這要求恰好發(fā)現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往壞里說可能沒有一點借鑒意義。在個人認真觀察的前提下,同時考慮到其他人的觀察結果,就可能得到現象的全貌,因而總結出的管理理論的適用性就更強一點。不過,這僅僅對于由于基本類似的原因導致的基本類似的問題具有借鑒意義,對于由于類似的原因導致的不同的問題或由于不同的原因導致的類似的問題則有害無益。最后,只有基于社會現象的基本事實,才能總結出較好的管理理論。
第四個層次:揭示本質
即該管理理論是對社會現象根本發(fā)展規(guī)律的揭示,以及提供人們利用這種規(guī)律的方法論。對于事物規(guī)律的發(fā)現是最困難的,發(fā)現之后也只能遵守規(guī)律而無法改變規(guī)律。但是對于人們利用事物規(guī)律的方法,管理理論卻可以發(fā)揮極大的主動性。規(guī)律只可能有一條,但是利用規(guī)律的方法卻可以有很多種。發(fā)明可供人們選擇的利用規(guī)律的多種方法,正是管理理論的使命所在。這就要求管理理論必須具備較高的明確性(包括基本概念的明確性與適用范圍的明確性)和靈活性(即針對不同情境的權變能力)。揭示本質是管理理論解釋能力的最高層次,此時該管理理論算是已經發(fā)展到了極致,“止于至善”、“善莫大焉”。
管理大師德魯克將社會問題分成四類:真正經常性的問題;雖然在某一特殊情況下偶然發(fā)生,但在實質上仍然是一項經常性問題;真正偶然的特殊事件;首次出現的經常事件。管理理論在揭示社會現象的本質規(guī)律時,也應該對研究對象進行適當的歸類。對于真正經常性的現象,要通過更廣闊的視野尋找更多的類似現象,重新發(fā)現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而發(fā)現該現象發(fā)生的具體條件,最終提供一勞永逸的、最基礎的解決方法。對于雖然在某一特殊情況下偶然發(fā)生、但在實質上仍然是經常性的社會現象,要結合該特殊情況的具體時空背景,給基礎的解決方法加上一個“修正系數”。對于真正偶然的特殊社會現象,我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對于首次出現的經常現象,我們要站在幾十年后往回看,從未來的視角提供現在的解決方法。馬克。吐溫說過:“歷史從不重復,但是她押韻。”管理理論正是要發(fā)現歷史的“韻腳”。
最后,管理理論對社會現象本質規(guī)律的揭示,只可能是“滿意的”,而不可能、也沒必要是“最優(yōu)的”。管理理論自身存在的缺陷,正是她不斷走向完美的通行證;管理理論一旦達到完美,也就必然意味著終結。
擴展閱讀
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效中國行第247 2024.09.29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導師在蘇州主講第24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集集團、中鹽集團、中國建材、花園集團、深南電路、中原證券、空軍裝備5720等多家大型企業(yè)
作者:姜上泉詳情
經銷商的產品驅動與管理驅動 2024.07.03
早期的經銷商幾乎都是產品驅動,運營方式就是賣貨,盈利方式就是靠賣貨賺差價,然后就是多賣貨,賣名牌貨,賣新產品,賣高端品。理論上來說,終端覆蓋率越高,陳列做得越好,促銷活動持續(xù)不斷,貨就賣得越多,錢就賺
作者:潘文富詳情
管理寓言故事:擠牛奶的姑娘 2024.06.07
寓言故事:一個農家擠奶姑娘頭頂著一桶牛奶,從田野里走回農莊。她忽然想入非非:amp;這桶牛奶賣得的錢,至少可以買回三百個雞蛋。除去意外損失,這些雞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雞。到雞價漲得最高時,便可以拿這
作者:李文武詳情
中小企業(yè)員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管理(企業(yè) 2024.05.25
隨著“知本時代”的發(fā)展,員工越來越關注個人成就感,越來越注重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而企業(yè)也為贏得人才、留住人才,實現平衡發(fā)展與人力資本的最大化,員工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也受到重視,并成為企業(yè)人才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作者:李慶軍詳情
浙江杰諾電器精益管理項目啟動 2024.03.11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諾電器精益管理項目啟動,杰諾電器董事長、總經理、總監(jiān)、經理等30多位經管人員及降本增效云學院(深圳市財智菁英咨詢)3位咨詢導師出席了項目啟動會。杰諾電器2024年精益管理項目
作者:姜上泉詳情
浙江立久佳運動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項目 2024.01.26
2024年1月23日,浙江立久佳運動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項目啟動,立久佳董事長、總經理、總監(jiān)、經理等20多位經管人員及降本增效云學院(深圳市財智菁英咨詢)3位咨詢導師出席了項目啟動會。立久佳運動器材20
作者:姜上泉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姜上泉老師:天海集團 4
- 2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3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5
- 4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5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2
- 6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9
- 7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8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9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