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梳子賣給和尚”一定對嗎?

 作者:王運啟    241


    當營銷學或是管理學上把這則“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案例故事奉為神明般不止一次、兩次甚至多次提及時;當無數(shù)的銷售人員把這則故事中的賣給和尚1000把梳子的銷售人員丙當作崇拜的偶象時;當更多的領域把這個故事引用到管理當中時,我不僅會對這則故事中所反映的銷售與管理產(chǎn)生了一些不同的觀點。再一次對這則故事所引發(fā)的爭議和持有的不同觀點進行梳理時,那就讓我們再一次回味一下這則故事:

    奇妙公司創(chuàng)業(yè)之初為了選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公司要求每位應聘者必須經(jīng)過一道測試:以賽馬的方式推銷100把奇妙聰明梳,并且把它們賣給一個特別指定的人群:和尚。這道立意奇特的難題、怪題,可謂別具一格,用心良苦。

    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懷疑:把梳子賣給和尚?這怎么可能呢?搞錯沒有?許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還是有甲、乙、丙三個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戰(zhàn)……一個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匯報各自銷售實踐成果,甲先生僅僅只賣出一把,乙先生賣出10把,丙先生居然賣出了1000把。

    同樣的條件,為什么結果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公司請他們談談各自的銷售經(jīng)過。甲先生說,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無數(shù)次和尚的臭罵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撓,終于感動了一個小和尚,買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風大,把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的頭發(fā)都吹亂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說:“蓬頭垢面對佛是不敬的,應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頭”,住持認為有理。那廟共有10座香案,于是買下10把梳子。

    丙先生來到一座頗富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剎,對方丈說:“凡來進香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剎應有回贈,保佑平安吉祥,鼓勵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字,然后作為贈品?!狈秸陕犃T大喜,立刻買下1 000把梳子。更令人振奮的是,丙先生的“積善梳”一出,一傳十,十傳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訂貨。這樣,丙先生不但一次賣出1000把梳子,而且獲得長期訂貨的優(yōu)異成果,實現(xiàn)了營銷工作的最優(yōu)化和最大化。

    保健品的經(jīng)典案例里面也有類似的例子:排毒養(yǎng)顏膠囊應該是個傳統(tǒng)的潤腸通便產(chǎn)品,在此之前盡管很多產(chǎn)品也知道潤腸通便可以排除體內(nèi)毒素,讓女人更美麗。但卻沒有多少產(chǎn)品去過多宣傳,只是把它作為一個輔助功能。中國是個有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國家,不能喧賓奪主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但排毒養(yǎng)顏膠囊卻恰恰做了喧賓奪主的事情,把產(chǎn)品的次要功能提升成主要賣點。從此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同樣的道理引申到職場上也有類似的解釋:不管你有多少本事,只要你有一種本事能為公司創(chuàng)造財富,你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員工。

    但奇妙公司認為,三個應考者代表著營銷工作中三種類型的人員,各有特點。甲先生是一位執(zhí)著型推銷人員,有吃苦耐勞、鍥而不舍、真誠感人的優(yōu)點;乙先生具有善于觀察事物和推理判斷的能力,能夠大膽設想、因勢利導地實現(xiàn)銷售;丙先生呢,他通過對目標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膽創(chuàng)意,有效策劃,開發(fā)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而對于公司而言,最大的收獲還不是訂貨單,而是丙先生這位創(chuàng)建非常之功的非常人才。由于丙先生過人的智慧,公司決定聘請他為市場部主管。許多人都認為故事已經(jīng)結束,其實故事還沒有結束,我們繼續(xù)可以聽下去。

    后來,一個年青人聽了這個故事后,很受鼓舞,馬上申請了這個公司的工作,立志做一個偉大的銷售員。但是無論他怎么開動腦筋,想盡一切辦法,都沒辦法把梳子賣給和尚。幾個月下來,業(yè)績都很廖廖,可是丙每個月的業(yè)績都是非常好的。于是,這個年輕人認為自己不是做銷售員的材料,離開了這家公司。在幾年后,這個青年混的略有小成,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丙,于是這個青年就很崇拜的請丙吃飯。等丙喝的有點高了,這個青年就趁機跟他打聽營銷之道。 

    丙說:“你以為“積善梳”的故事是真的嗎?你聽過有哪個廟會送善男信女梳子的嗎?就算有送東西也只是佛珠之類的吧?其實整個故事徹頭徹尾是一個騙局,你以為老板不知道梳子是賣不了給和尚的嗎?老板清楚的很,現(xiàn)在很多sales為了完成業(yè)績,都是自己掏錢買梳子。我可是看的很清,我就再招一批人,把我的任務再分配下去,你怕我會完成不了我的業(yè)績嗎?” 說到這里,這個青年恍然大悟……

    那么從這個故事里面我們看到了什么,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因為講故事本身就是讓大家思考的,因為這個故事不僅僅是博大家一笑,而是在考察每個人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和方式。

    所以,我非常贊同這種將銷售人員的按照工作質(zhì)態(tài)來進行三種層面的區(qū)分的做法,這樣可使許多的營銷人員進行有效的對照,從而檢討自己的營銷技巧。

    一、下等銷售層次;只考慮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利益,不考慮客戶的實際困難,急吼吼地整天催客戶上量上量再上量,而不考慮要使客戶銷售上量我們應該為客戶做哪些工作。

    二、中等銷售層次;懂得掩飾自己,常常假惺惺地關心客戶,蜻蜓點水般地走訪市場,形式主義,走走過場,用花言巧語和溝通技巧構成陷阱,誘騙客戶就范,獲得利益后暗暗竊喜。這種銷售層次較常見,一般都是一開始很好,但兔子尾巴長不了,因為通過長期的交往客戶最終會看透這種虛偽面目,并采取控制措施,銷售就難免出現(xiàn)危機。

    三、上等銷售層次:就如無招勝有招為武功中的最高層次一樣,銷售人員所謂的銷售技巧沒有了,有的只是幫助客戶成功的誠心與行動,始終堅持從客戶的利益出發(fā),為客戶著想,幫助客戶獲得利益,同時不忘公司利益,專業(yè)、敬業(yè)、正直,贏得了客戶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重,這種銷售層次即使短期內(nèi)銷售出現(xiàn)困難,客戶也不會棄公司而去,甚至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幫助企業(yè),與公司一起共度難關。

    故事中乙的成績要比甲好,在銷售過程中他也做了更為大膽的嘗試。那就是大膽改變了銷售人群,讓不可能購買的人群去購買給需要的人。買的人不一定用,用的人不一定買。這種情況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直存在的。那么我們是否要盯著我們確定的目標人群不放,并一直抓下去呢?并不是所有勤勞的人都會有結果的,而在于你是否能找到正確的方法。

    丙的做法更讓人大吃一驚,因為他創(chuàng)造了循環(huán)的效益。而且找到了一個嶄新的市場。但丙的做法給我最大的啟發(fā)卻是一個很簡單的商業(yè)道理——雙贏。讓別人賺到錢,自己才會賺錢。這是經(jīng)濟學法則中永恒的真理。

     一個簡單的故事引證出很多營銷方式,正確的說法應該說營銷沒有定式,只要你找到了適合你自己的合理方式,產(chǎn)品就不難銷售。但關鍵一點是要開放你的思維,不要總想應該怎樣或者必須怎樣。

    當然,我們也不是說銷售技巧無用或銷售技巧有害,就象菜刀能切菜也能殺人一樣,關鍵是我們怎么用,如果我們總是琢磨著如何將梳子賣給和尚,并以此而沾沾自喜,無論是對公司還是對個人,必將留下無窮隱患。如果我們能做到智慧、正直、專業(yè)、自律,忘掉所謂的銷售技巧,時刻想著客戶與公司的利益,始終能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換位思考,無論是你的公司還是你個人,都將會順風順水

    很多企業(yè)在進行銷售人員銷售技巧培訓時的主題就是“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以能擁有將梳子賣給和尚的技巧而沾沾自喜。殊不知,這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狀況下也是一種“牛不喝水強按頭”的營銷形式。把一種不可能的營銷模式運用到銷售當中,而就象“把梳能夠賣給和尚”一般的大肆鼓吹這種效應,實際上是誤己誤人。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若應用于營銷上,那就會形成這種方法不行就會尋找另一種途徑的局面,而不是讓愚鈍與智慧把一個人的眼睛蒙住而用感覺來做事。所以,我認為一個產(chǎn)品的但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首先必須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專業(yè),是一個優(yōu)秀銷售人員的基礎。

    智慧的銷售人員如果不能夠把梳賣給和尚,并不能說他是無用的,而賣給和尚的故事中的丙,也不一定就是很聰明的。實際上,銷售人員的真正智慧就象一般水平的武林高手總是目露精光、太陽穴高高鼓起,而真正的頂尖高手卻神光內(nèi)斂一樣,智慧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的聰明,充滿智慧的銷售人員決不會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智慧的銷售人員從來不把客戶當成傻子或敵人,但卻能著眼全局,權衡得失,防患于未然,正因為智慧的銷售人員能從全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就不會做出把梳子賣給和尚這種看似聰明實則愚蠢的短期行為,久而久之,客戶對其完全信賴,不會對其產(chǎn)生防范心理,相互間的合作也就進入了良性的質(zhì)態(tài)。

    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必須是一個正直的人,如果總是心存邪念,就會給自己留下被人鉆空子的隱患,因為銷售人員在研究客戶的時候,客戶也在研究銷售人員,俗話講,蒼蠅不盯無縫的雞蛋,如果我們自己首先心存邪念,并表現(xiàn)到工作中去,客戶也會因之而心存邪念,一系列的隱患與麻煩就會隨之而來。

    把梳子能夠賣給和尚,這或許是一種巧合,也或許是一種機遇,也或許是銷售人員與和尚結下了善緣。不能不使營銷人員本身得到許多思考,同時企業(yè)的管理人員也應該仔細的研討這種方式是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企業(yè)和銷售人員呢?這是許多人都心存疑慮的一個問題。

王運啟
 梳子,賣給,和尚,一定,對嗎

擴展閱讀

傳統(tǒng)的營銷思維,在招商時是以產(chǎn)品為核心的,反復強調(diào)自家的產(chǎn)品有多好,并且會延伸出:1.產(chǎn)品的原料、生產(chǎn)工藝、品控檢測。2.產(chǎn)品質(zhì)量、等級、功效。3.產(chǎn)品所獲得榮譽和市場地位。4.產(chǎn)品所帶來的利潤。5.

  作者:潘文富詳情


  聽培訓師講課,猶如“和尚”聽“念經(jīng)”?! ∈紫龋恰氨镜氐暮蜕小边€是“外地的和尚”。從來都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本地和尚即使講的經(jīng)再好也不愿意去聽。因為人們太熟悉這個和尚了,沒有距離感,“外面的月亮

  作者:董栗序詳情


知識不一定等于力量   2022.11.14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好像是大科學家兼大文學家培根的名言,這句話曾經(jīng)激勵過多少有志青年。誠然,當人們有了一定知識后,對任何事情和問題的看法或認識肯定與那些沒有知識的人想必會更加理性和更加準確,但是我們

  作者:堯舜安詳情


  導購員,或稱營業(yè)員、促銷員。是廠家最重視也是最被忽視的群體。言其重視,是因為企業(yè)與商家都知道“臨門一腳”的重要性,都在花錢培訓、管理、激勵終端導購。言期忽視,是因為導購員的職位居于企業(yè)的最底端,一

  作者:盛斌子詳情


  在醫(yī)藥大環(huán)境巨變的今天,隨著醫(yī)藥零售市場的變化,我們OTC營銷團隊在終端推廣工作中越來感覺到終端效果的乏力。這不能不讓我們開始反思我們終端推廣的營銷管理模式,是不是還適應目前零售市場的變化。終端效

  作者:楊澤詳情


一定要高薪挖人嗎   2020.11.05

潘文富對于很多老板來說,花高薪請人,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尤其是高級管理人才或是高級技術人才,企業(yè)發(fā)展急缺,當前內(nèi)部也選拔不出來,時間不等人,只有出高薪在外面挖人了,別說年薪幾十萬上百萬了,甚至數(shù)百萬的都

  作者:潘文富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wǎng)刊登/轉(zhuǎn)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wǎng)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wǎng)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wǎng)轉(zhuǎn)載此文只是為 網(wǎng)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jīng)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wǎng)相關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gzzmz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