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領航員傳奇:變員工為伙伴 把董事當朋友

 作者:仲繼銀    254

天天咖啡第一筆外部資金是完全意外和偶然地籌到的。舒爾茨的妻子雪莉認識醫(yī)生馬格利斯的妻子卡羅爾,在公園偶遇馬格利斯夫妻時,雪莉談到舒爾茨想要開設一家公司,馬格利斯當即表示有興趣。在馬格利斯家見面后,舒爾茨還沒有完全展示完自己的商業(yè)計劃書,馬格利斯就開出了10萬的支票——他表示不懂那些財務計劃,他是向自己信得過的人投資。這筆錢1997年價值超過1000萬。

  舒爾茨從名為普林蒂斯的銀行家和其客戶手中籌集了其總額40萬種子資金中的余下部分。普林蒂斯是第一個認準舒爾茨的商業(yè)計劃能夠成功的人,為舒爾茨組織了兩次籌資餐會,向其客戶推薦并以個人信譽做了擔保。普林蒂斯后來長期擔任被舒爾茨收購和重組后的星巴克的董事。經過上百次的會面和計劃演示后,1985年8月,舒爾茨籌到了其計劃中的全部資本165萬。1985年底,先前開過咖啡店、在西雅圖咖啡業(yè)內很有名氣的奧爾森加盟天天咖啡。

  資金和人才具備后,天天咖啡開始快速成長。1986年4月,第一家天天咖啡館開業(yè),6個月后第二家店開業(yè)。1987年4月,在加拿大溫哥華開了第三家店。

  收購星巴克

  星巴克1984年收購了由美國濃縮咖啡始祖畢特所創(chuàng)建的“畢特咖啡與茶”公司,之后,鮑德溫和鮑克覺得兩個品牌并存管理困難,決定賣掉星巴克店而專心經營畢特咖啡與茶店。

  收購星巴克的大好機會出現后,天天咖啡的一個大股東想要甩開舒爾茨,自己做這單生意,這對其他投資者是不公平的。舒爾茨通過向天天咖啡的其他投資者披露實情——每位股東都有機會對購買星巴克進行投資——獲得支持,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控制權,實現了天天咖啡對星巴克的收購。1987年8月,成功收購星巴克后,天天咖啡更名星巴克。

  把員工變成伙伴

  從發(fā)現星巴克到收購星巴克,把星巴克從咖啡烘焙商轉變?yōu)榭Х蕊嬈返?,可以說實現了商業(yè)模式上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把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做好,需要在管理和公司治理上把功課做足、做好。零售業(yè)和餐飲業(yè)都是員工直接服務顧客,顧客滿意公司才能贏利,才能創(chuàng)造股東價值。可恰恰是在由顧客服務水平決定成敗的這兩個行業(yè)里,員工的薪酬和福利水平最低。

  舒爾茨說服董事會,同意從1988年開始,星巴克要為所有員工,包括每周工作時間在20小時以上的兼職雇員在內,提供醫(yī)療保險,支付全額健康福利費用。星巴克是美國唯一這么做的公司。1994年克林頓在其總統辦公室單獨會見了舒爾茨,讓其介紹星巴克的醫(yī)療保險計劃。

1990年10月,在星巴克有望第一年實現盈利時,舒爾茨開始構想星巴克要保持長期成功的基礎問題——全員股票期權計劃。1991年5月,星巴克的“咖啡豆股票”方案提交董事會,舒爾茨全力說服董事們一致同意了這個計劃。從咖啡豆股票計劃實施開始,星巴克不再有“員工”,而是改稱星巴克“伙伴”。每位工作6個月以上,包括每周工作20小時以上的兼職者,都有資格獲得股票期權。最初是按員工年基本工資總額12%的比例授予,后提高到14%。

 

  舒爾茨認為提供全員醫(yī)療保險是他作出的一項最好的決策,全員醫(yī)療保險和全員股票期權是星巴克最大的競爭優(yōu)勢來源。舒爾茨出身貧寒和改變命運的斗志,加上對員工的關注和體貼,奠定了星巴克的管理文化和組織優(yōu)勢。

 

仲繼銀
 星巴克 領航員 領航 巴克 董事 伙伴 傳奇 員工 朋友

擴展閱讀

考核,是員工付出和收益之間的一個動態(tài)評估機制。理想化的結果是勞資雙方都滿意——員工活沒少干,老板錢沒少給。但是,現實中,大多數公司的考核機制很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老板總覺得花錢養(yǎng)了一幫廢物,而員工

  作者:潘文富詳情


員工來上班,先得把錢的事情說清楚,這個不能模糊。遠的不說,這剛入職的試用期工資得要明確。當然了,試用期工資發(fā)多少,這個事的主導權在老板手里,老板是怎么想的,決定了這個錢是怎么發(fā)給員工的。老板對新進員工

  作者:潘文富詳情


隨著“知本時代”的發(fā)展,員工越來越關注個人成就感,越來越注重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而企業(yè)也為贏得人才、留住人才,實現平衡發(fā)展與人力資本的最大化,員工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也受到重視,并成為企業(yè)人才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作者:李慶軍詳情


公司發(fā)展需要人怎么辦?招聘啊怎么招聘?1.根據需要,起草招聘啟事。2.發(fā)布招聘啟事。3.強調行業(yè)有多好,強調公司有多好,強調待遇如何,強調未來發(fā)展前景如何。4.介紹待遇情況。5.提出崗位要求,學歷、證

  作者:潘文富詳情


員工的價值主要就是體現在執(zhí)行力上。執(zhí)行力的背后,兩大支撐因素,一個是會不會干的技術問題,一個是想不想干的態(tài)度問題。態(tài)度問題的背后,又牽扯到待遇、企業(yè)文化、同事關系、內部氛圍、對公司及管理層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詳情


從發(fā)布招聘信息,到新員工正式入職,這中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環(huán)節(jié)設置上,也可進行些優(yōu)化,改善招聘效率。一、收到應聘材料時的初選1.基于應聘材料的內容,所體現出來的履歷、文化程度、專業(yè)對口、表達能力等方

  作者:潘文富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gzzmz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